道录司没什么太多的事情可做,掌道录司事的天师陈善道日常也在紫金山元福宫修行和处置事务,因此也空置着好大一片房舍。
简寂观要办讲法堂,张元吉便和陈善道商议,将鸡鸣观的一大半院子分了出来,挂上牌子,讲法堂便成为真正由道录司管理的道门机构。
道录司设有正印、副印,左正、右正,左演法、右演法,左至灵、右至灵,左玄义、右玄义等不同阶别的道职,另有杂役若干。这些人名义上从礼部领粮、领钱,但实际上却接受陈善道这个“领道录司事”的辖制,也就是接受道门的辖制。
原来的这些道录司官员都是俗道,有些干脆直接由礼部官员加了度牒充任,这样的人员构成肯定是不行的,想要管束住那么多前来“进修”的修士,绝无可能。
故此,总观也进行了调整,将原来的正印、副印调走,换了修行中人,至于具体是谁,九姑娘摇了摇头:“别看我,虽说前期这些诏令我都有参与,但涉及具体人选,我可不清楚,那是我五叔在下观和沈方丈他们商定的事情,轮不到我插手。”
见赵然犹自斜着眼睛不停瞅向自己,又补充了一句:“其实这些诏令也都是跟你学来的。”
赵然问:“跟我学的?什么时候?”
九姑娘道:“你结金丹那年,忘了?咱们一边打球一边闲谈,很多都是你当时的设想,我不过拿过来改一改,然后建议我五叔而已。还有,你在大君山开设方丈短训班,这一条也被我五叔借鉴了。”
第四十二章 鸡鸣观
九姑娘这么一说,赵然似乎有了些印象,当时好像还真的零七八碎提到了不少东西,其实都体现在了今年新颁布的几条诏令之中。难怪自己对这几道诏令拍案叫好,难怪自己觉得非常符合心意,原来羊毛出在羊身上……
和九姑娘、裴中泽一起进了鸡鸣观,在左侧录事房登记,领取舍牌、饭牌、《讲法堂手册》,简单的报到流程就结束了。
翻看那本《讲法堂手册》,其中的风格也十分眼熟,果然,九姑娘继续补充:“这是按照你在武当山搞的那本接待手册照猫画虎而来的。”
赵然嘟囔了一句:“也不付版权费,盗版……”
“什么?”
“没什么?习惯了……”
第一期讲法堂分为府宫班和道院班两个层次,也就是高修班和普修班两种区别,府宫班三十六名方丈,俱为金丹以上修为,有三人是大法师境,其中就包括裴中泽。
在道院班这一级有七十八名方丈,又分为甲班和乙班,其中甲班四十六名,都是黄冠境,乙班三十二名,为羽士境。
根据道院班的分班情况来看,简寂观是默认了羽士境也可以出任县院方丈了,算是对目前存在的实际情况予以追加确认。
这么分班是比较科学的,很多斋醮科仪依据施法人的修为不同,效果的强弱也不同,甚至有部分科仪是羽士境修士施展不出来的,并且在金丹和黄冠之间,斋醮科仪的区分也很大。
比如祈雨课,黄冠修士施法基本上就没什么效果,金丹修士施法有可能会稍有效果,空气中会稍微湿润一些——赵然祈雪属于特殊案例,不在研讨之内。别看祈雨课祈不到雨,但有这么点湿润度,对庄稼的生长也是很有好处的。
可以预计,将来身为府宫方丈的修士们,还要经常下到县院去,帮助县院起课。
到了鸡鸣观里,能够感受到不低的灵力,此处虽非洞天福地,但自有灵泉灵眼,否则道录司也不会一直将这里牢牢占据,因此,进修的修士们不用太过担心修炼问题。
或许让所有修士最不习惯的一条,就是居所的问题。
鸡鸣观虽然大,但想要让修士们住得舒适,简直是痴人说梦。能够做到一人一间,就已经很是不错了,绝无可能一人一个院落。不过赵然无所谓,他是经常参加道门大议事的,以前开会的时候,甚至两人一间、三人一间都经历过,一人一间不算什么。
顺着三清殿、慈航殿、藏经阁、授牒院等等院落逐渐向里,地势也在缓缓上升,之后便出现了大排大排的道舍。
这里原来是千年以前鸡鸣寺僧人们居住的僧舍,一排厢房一排厢房并立在一起,每排两层,可住千人。据说这些房舍六百年来已经损坏过两次,如今的都是一百三十年前重建的。
鸡鸣寺被道门改为道录司后,这些僧舍也被单独分割成一个个单间,用来储放各种档案资料。在简寂观的严令之下,道录司花了大力气,又将其中的档案资料归置出来,另外寻地储存,腾出来九大院落供参加讲法堂的修士们居住。
按照院落的标识一个一个找过去,三人拐上了一条小山径,钻入一处月门,眼前是一个视野开阔的平台,台子周边围着石栏,站在平台上可以一眼望见北面的玄武湖。
平台南侧和东侧有两排厢房,各两层,回过头来看那月门,上面漆着“景阳楼”三个字。
真是个好所在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