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想听?”温晓光问。
“我想听,如果真有的话。”
温晓光心说你想听就好,他坐直了身体,翘上二郎腿,“我认为互联网的上半场结束了,年前我还用基本结束,但现在已经不用了,趋势越来越明显。”
“这个论断也不是我在做,行业内也有人认为移动互联网会到来,而且没什么疑虑,但有很多焦虑。”
黎文博认真了很多,“焦虑?”
“应该说非常焦虑,即使是BAT这样的大企业,因为谁也不知道下半场这戏该怎么唱,阿里在尝试进军无线,腾讯的QQ用户、日活跃量都到达顶点,其实潜伏着盛世危机。”
温晓光用手指沾了点水,在桌子上比划,“其实仔细想一下,他们三家是分别是连接了人与信息、人与商品、人与人,再想一下,商业社会最具有代表性的三样东西,信息、商品以及人本身,一切看似偶然,实则必然。”
“而到了下半场,如果我们依然从这三点出发,但能不能咂摸出不同呢?比如人与信息……”
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。
黎文博心已经提了起来,他从未见过一个这样的少年说着这样犀利的话语。这是18岁啊,他无法想象自己与一个18岁的人讨论这样深刻的话题。
“怎么不继续了?”
“因为到了重点,所以希望你能听清,百度连接人与信息的方式是人找信息,但未来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信息找人。”
温晓光说的是今日头条。
在他重生前,这家企业已经切实威胁到了百度的生存空间,人们说第四个巨头诞生了,实际上不是,头条站起来百度会倒下的,因为它威胁到了百度核心的搜索业务,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,百度的基本盘会面临巨大挑战。
“信息怎么找人?”黎文博完全被勾起了兴趣。
“这是技术上的问题,系统记录你的兴趣,根据用户的兴趣精准推送信息,说起来核心就是一种算法,但不瞒你说实现起来有难度,不是说行就行的。”
“另外,如果我们跳出刚刚的‘三种连接’,商业社会难道就没有其他连接了吗?”
他说起这些来自信磅礴,充满笑意,仿佛有种说不出的魅力,“实际上是有的,比如人与交通工具的连接。”
“交通工具?”黎文博一皱眉,“这显得有些怪异。”
温晓光能理解他,“不怪的。司机找乘客,乘客找司机,如果能将这种相互需求精准对接,你觉得打车的人会不会乐意使用这款软件?开车的人又会不会乐意使用?”
“同理,线下服务如餐厅、KTV、酒吧、洗浴都在找消费者,而消费者在茫茫的大都市里也在寻找它们,你去问问年轻人,问他们今天去哪儿吃,4个人聚在一起能给出一个‘不知道’的回答。所以如果将这两种需求精准对接,你觉得会不会有人愿意用?”
这些话不说震撼人心,那是夸张的电视剧效果,但是至少让黎文博觉得耳目一新,他再看温晓光的眼神也变了。
“原来……原来我一直在想,燕华为什么给我介绍这样的人,为什么你在我女儿的年纪就有这样的成就,不瞒你说,最早我以为你是什么二代。”
“谢谢你的夸奖。”温晓光颔首。
“现在我想我知道答案了。你的这些想法,的确是了不起。”
“想到没什么了不起,做到才了不起,它让我激动并且期待。”
“所以我就不理解了,”黎文博好奇道:“那为什么你要从优客开始呢?”
温晓光撒谎,“我又不是天生就懂这些,也是一边入行一边思考,最早哪里想到那么多。”
“这倒是,我问了个蠢问题,”黎文博搓了搓手指,“这样吧,我回去多少和我的女儿交待两句,过了春节咱们签一个正式的合同。”
温晓光顿了下,然后心中大大的开心,“欢迎你加入优客!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