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过上一次后,这一次宋援朝准备扩大规模,当天下午,李大琪他们就又找来了十来个知青,这些知青都是知根知底的,大家不是同学就是邻居关系。
开了个会向大家说清楚了要做什么,具体怎么做,当然还有个人提成的比例等等,随后宋援朝按照所有人的情况进行分组。
头脑灵活的,能说会道的去负责销售。嘴笨的做事踏实的就在防空洞里专门做衣架,张斌、王建军和顾杰三人各自领一组,李大琪作为宋援朝最信任的人当他的副手,协助宋援朝进行人员调配的日常管理。
此外,铁丝的采购也是迫在眉睫,总不能有了套管后没有铁丝吧?当天宋援朝就让李大琪带着钱去上次谈好的几家厂子拉铁丝去了,一直忙活到第二天晚上这才把拉回来的铁丝在防空洞里整理好。
在之前等江东亮来找自己期间,宋援朝也早就让张建国帮忙,根据上次做的设备又做了两套早就在防空洞里安装完毕。当然,这一次可不是纯粹帮忙了,宋援朝特意给了张建国20元钱,让人做这玩意费工费料,白拿总是不行的。
现在,他的班底已经有了十五个人,根据最初的制作速度和销售情况来看,这一次宋援朝不再打算全部制作完毕后再拉出去卖。
除了三组成员负责制作外,其余人以两人一组在各处的菜市场负责销售,这样一来效率直线提高,出货速度也更快。
第二天,江东亮厂里的司机准时把货送了过来,宋援朝带着人把货卸下分别拉到了防空洞里。清点完货,宋援朝在送货单上签了字,随后告诉同来的江东亮下一次送货时间他会到时候通知他,让他耐心等待,也许快的话几天后就会给他电话。
接下来的日子里,制作和销售衣架的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,虽然宋援朝在第三天就接到了周校长的通知,他的档案已经正式调入二中,也就是说从档案调入一刻起,他已经是二中的校工了。
编制的问题解决,宋援朝要正式去校办工厂上班。不仅是宋援朝,李大琪也是如此,作为临时工要去校办工厂报道。
不过这不妨碍衣架的买卖,一来衣架的制作和销售流程已经固定了下来,每天都能制作和销售近4000个衣架。
二来,根据任务分配,每个人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都是能够把握的,再加上销售衣架基本都在凌晨这个时间段,这个时间也不影响宋援朝和李大琪的正常上班。
此外,作为第一批成员的张斌、王建军和顾杰他们三个也慢慢锻炼出来了,已经可以独当一面,宋援朝就把权利下放,让他们负责和管理大部分事务,宋援朝只需要总掌就行。
第33章 落幕前的辉煌
按照分配,除去成本和所有人提成部分,宋援朝每个衣架能获得的收入达到了一毛五左右。
虽然这个利润的比例相比最初降低了不少,可要知道现在的出货量却是最初的好几倍,从整体来说,宋援朝所赚取的利润总额依旧大幅上升。
仅仅几天时间,300卷套管就消耗的差不多了,这300卷套管给宋援朝带来了将近4500元的利润,这个数额在如今这个年代是极为惊人的,几乎等于普通工人家庭五年左右的总收入。
要知道在八十年代初期,万元户还是一个让人无比羡慕的名词,现在才是1979年初,宋援朝已经是一个接近半万元户的存在了。
看生意不错,宋援朝算了下时间就给江东亮打了电话,这一次他直接追加了下一批套管的数量,从上次300卷一下子就达到了800卷,并且很爽快地在送货之后就把前300卷的货款给江东亮结算,然后告诉他继续等待下一批补货。
短短不到一周,套管就卖出去1100卷,虽然只收回300卷的货款,但这对于江东亮来说已经非常满足了,对于之后的合作江东亮充满信心,看来让他发愁的这批套管问题总算顺利解决。
这一天下班后,宋援朝和李大琪直接去了防空洞那边,到了那边所有人都在等着他们两人,神色中更带着无比的期盼。
核对完账,宋援朝在大家的期盼中爽快地分了钱。所有人按制作数量和销售数额来计算,多的能拿到200出头,少的也有100多。
这笔钱到手,大家的脸上全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那些一开始还抱有怀疑的人和之前张斌他们一样彻底放了心。
“大家这些天辛苦了,明天还有800卷套管送到,铁丝的采购我也安排好了,张斌、王建军还有顾杰,你们三个各带一个人去把铁丝尽快拉回来,记得拿票,验一下质量,如果生锈厉害的就不要拉,明白么?”
“放心吧援朝,这事保证办妥。”张斌笑容满面,拍着胸口保证。
再安排了下今天的活,宋援朝和李大琪就先离开了,等宋援朝他们一走,张斌几个也各自点了个人急冲冲地出门拉铁丝去了。
到了校办工厂,正好是上班的时间。
穿着工装的宋援朝和李大琪在门口签到,径直就去了车间。
车间里已经开始忙碌,这些日子校办工厂的任务不轻,随着全国经济的复苏,各工厂企业都在如火如荼地恢复生产,校办工厂虽然只是生产劳保用品的小厂,但在这种大势下同样获得了不少订单。
“援朝!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